您的位置:首页 → 孙国友方面回应被质疑不科学种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好,大家对孙国友方面回应被质疑不科学种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关注,下面小雪整理下相关的信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正文摘要:

“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事件经过互联网的持续发酵,舆论的方向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孙国友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荒沙地种了20年的树,一直无人问津,为什么他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下跪登上热搜之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各种黑料却接踵而至?至于当地村民曝光的种种“黑料”,孙国友也正面予以了回应!
孙国友方面回应被质疑不科学种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事件经过互联网的持续发酵,舆论的方向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64岁的四川汉子20年如一日在宁夏种树治沙,然而网友们心中的“治沙英雄”竟然成为了少数人心中的目的不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孙国友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荒沙地种了20年的树,一直无人问津,为什么他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下跪登上热搜之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各种黑料却接踵而至?

如果非要说人家在卖惨,那倒也是,毕竟人家的正当权益被拖了12年无法解决,只能通过下跪的方式才能引起重视,你们说惨不惨?

至于当地村民曝光的种种“黑料”,孙国友也正面予以了回应!谁对谁错?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村民:孙国友随意霸占村民的土地,甚至把林地栅栏都插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孙国友:荒沙地承包合同里明确了承包荒沙地的四至范围,并且都有政府树的界碑,怎么可能随意划定承包界限?当时承包的时候,这些地方都是荒沙地,没有人愿意要,用现在的价格去评判当时的情况是不负责任的。

村民:孙国友种植的是乔木,而荒沙地里在他承包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的沙蒿、柠条等灌木(包括当地村民种植和原生)植物,他却将这些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

孙国友:自己来这里之前就是荒沙地,而承包合同里也明确写着是荒沙地,并不是村民所说的是草原,长满了植被。正是因为20年来,自己先用灌木将沙子固定住,再在每年雨季的时候播撒草籽,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如果不信,大家可以查看当时的卫星图,这个骗不了人。

村民:孙国友治沙不种沙蒿、柠条等耐干旱、耐盐碱的灌木,反而种有“沙漠抽水机”的乔木经济林,他是打着治沙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不仅没有治沙反而在破坏生态。

孙国友:当年之所以选中这片荒沙地,主要就是看中其丰富的地下水水资源,选择杨树等乔木主要是考虑到易成活、生长快,能够尽快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与此同时,自己也种了不少的灌木林。自己本身是做公路桥梁出身的,种树不是专家。谁认为我种树是在破坏生态,可以请专家到现场来调查,如果专家也这么说,那这个“罪名”我愿意承担。

不得不说,一个农民的治沙之路实在是太难了,或许正如网友所说:其实一切质疑都是托词,只不过孙国友的万亩林场触及当地一些人的蛋糕。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那些人又不能明着反对孙国友植树治沙,于是就不断地“搞小动作”。

孙国友这一跪,把一个新中国从1959年就开始治理沙漠的群体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这个群体只有30万人,却通过数代人、几十年的努力,种下了数十亿计的树木,让干枯了1200多年的沙漠逐渐有了1000多年前的影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前所未有,世界唯一。

不过,当年同样有人质疑这群人的种树治沙,可治沙人就这么在争议中坚持了60多年,让中国从一个沙漠大国最终变成了如今主导全球变绿的重要力量。

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但是不要诋毁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或许会照耀到你!

孙国友方面回应被质疑不科学种树相关阅读:

孙国友事件全貌,搞清1个关键、2个问题和5大矛盾,别被蒙在鼓里

#头条创作挑战赛#

孙国友“求水”事件,持续在网络引发关注,披露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我们理性分析整个事件。

宁夏最著名的“治沙英雄”王有德同志曾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对于任何一位,把一生奉献给治沙事业的人,我们理应给予尊重。

而对于孙国友来说,能不能担得起“治沙英雄”这个称号,宁夏会给出评判,历史会给出评判。目前他的荣誉中,只有某网络平台评的“幸福乡村带头人”。

但回到事件的本身来说,问题的焦点,还是在水,所以一切的答案,还是要从这个关键入手。

此文,力求全面、详实的梳理汇总各方信息,理清脉络、挖出根源,诚请耐心阅读。

纠纷的关键在水

3月27日,孙国友跪在地上哭诉到:“我植树治沙多年,煤矿把水源断掉了,万亩林场没有水喝。”

视频是其女儿拍摄的,这个皮肤黝黑的男子,绝望的跪在地上,显得十分无助。原因,是原本双马煤矿答应当天供水,却没有供上,以至于林场的树木面临缺水、枯死的风险。

我看到的问题是,这个水为何没供?涉及多大水量?服务于多少林木?问题是何时发生的?目前的解决情况如何?

①根据3月30日,临武县的通报显示,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涉及新栽种的890棵丝棉木,已安排水车浇灌。而对未栽种的1000余棵丝棉木和沙柳条枝采取了保护措施。此前孙国友也提到也是“备好的苗木”,可能因缺水被“渴”死。

②根据孙国友自述,去年煤矿方同意供水,于是自己花了100多万埋好管线(实则为严姓商人捐赠)。但是水务公司检测,矿场的污水处理虽然达标,但盐分过高,不利于浇树。而在孙国友儿女与四川观察连线采访时,也提到管道中有水,但她们不敢用。

很显然,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纠纷:煤矿答应供水,但水务公司检测,排水盐分高,不能用于绿化,孙国友用不上这样的水,新植苗木面临缺水。过错方,在煤矿未能履行承诺。

但这个水源,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是无法满足“万亩林场”用水需求的。也就是说,去年以前的用水需求是他们自己解决的。

水的问题其实有两个

水是林场的生命线,对孙国友来说,其实一直面临两个问题。

首先,孙国友有一个800余亩的育苗基地,其自述里面有100万棵苗木。而这里的水源,是来自于黄河。

根据其发布的视频显示,其自己花钱修了几公里的水渠,连接到黄河灌溉渠,为其苗木基地供水。与此同时,他还打了几口机井,用于取水。

2022年4月1日,其发布视频称,去年六七月份,轮到他灌溉时,因为突然原因,没有灌上水,造成了约2万棵树苗死亡。这些育苗基地的树苗已经活了5年。

而在前一天,其发布视频称,他用自己打的机井,为其新栽种的树木浇灌。4月9日,他还为直播间的网友展示了自己的机井储水罐。

很显然,这里他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黄河灌溉渠接过来的水,存在时断时续的问题。具体为何没有供上,其并没有透露原因。但此前有媒体报道,其存在与村民争抢水源问题,被责令赔偿。

第二个问题,其与煤矿产生的供水纠纷。这一纠纷的主要根源,是2011年签订的供水协议。

这一协议的背景是,2008年双马煤矿筹建时,因为要征占孙国友的林场,经协商,由筹建处与孙国友个人签订了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筹建处要首先为其提供生活用水,并在矿井水处理站建成后,保障孙国友“本林场”的用水量,且是绿化用水。

而根据孙国友女儿的自述,12年了,煤矿方“一直没有提供水”。而目前煤矿方,每天只能处理2000吨水,且主要用于厂区自用。而孙国友这边,需要至少每天5000吨的绿化用水。

我理解,自2011年以来,孙国友林场的用水需求,是不是一直是自行保障,主要来源于自购和机井抽取。而整个“万亩林场”的需求量是每天5000吨水。

如果理解没错的话,这就是孙国友与煤矿厂,长达12年的协议纠纷。问题的焦点就是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关于这份协议,有几个现实问题是:①协议的甲方是筹建处,煤矿厂现在是否会履行?②协议主要约定了甲方的义务,且比较模糊,是否对等?③协议明确的违约赔偿,并没有具体规范,如何认定?

综合来看,随着林场扩建,孙国友的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可能面临着机井采水不足,自购水费用陡增等现实问题,急需煤矿方履行协议,来保证林场的用水供应。

背后的矛盾有五个

透析整个事件,孙国友与多方面存在的现实矛盾,才是持续引发关注的根源。

一、人设与行为的矛盾。事情引发关注后,大家普遍对孙国友表示支持,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公益植树的壮举,以及“治沙英雄”下跪求水的无奈。

关于人设,必须正视的是,在孙国友自己发布的视频中,其屡屡提到:①散尽千万家产;②21年公益治沙;③没拿过国家一分钱;④将万亩毛乌素沙漠变成绿洲。⑤已完成1.5万亩治理,还剩5千亩。(原协议是1万亩,媒体称共1.8万亩,最新说法是2万亩)

而后,很多网友提出质疑是:①其并非在毛乌素沙漠植树,距离有几十公里。②其可能并非纯公益,而是领取至少200元每亩的补贴。③其从事多项经营活动,还长期带货、直播,生态企业也注销了,更像是“网红”。④其种植的乔木,并不适合治沙,且造成原生植被死亡。

3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的报道披露,其林场“成片的树林面积较小”,“房屋周边有一片树林,但其面积有限”。当地工作人员称,“肯定没有一万亩”。

笔者看来,孙国友自己宣传的“治沙”规模和成效,应该是存在夸大成分的。如果自身在宣传时存在“失真”,肯定存在“舆论反噬”的风险。

二、赔偿与村民的矛盾。其实,孙国友自2003年承包土地开始,一直与当地人存在一些矛盾,也是很多人不认可其“治沙英雄”的原因之一。

主要体现为:①孙国友在视频中称,其成活的沙柳被村民的羊群啃食。②孙国友用水和种植林木被当地人阻挠。③当地人称没有拿到承包费。④当地人称孙国友种植乔木,破坏了原生灌木。⑤还有双方用水的纠纷。

有网友推测,是当地人眼红,要赶他走。也有网友称,是有人刻意抹黑。对此,可能只有双方最清楚。

三、个人与煤矿的矛盾。整个事件的焦点,无疑是在孙国友与双马煤矿方面。这个矛盾,或者说是纠纷,也是由来已久。

2008年,双马煤矿筹建时,就因为占地,与孙国友存在赔偿纠纷。2017年的判决显示,煤矿方共计赔偿了487.87万元的林地使用权补偿费及239.67万元林木补偿费。注意:前者赔偿的是50年租地使用权,后者是占地内的林木补偿。

而在纠纷期间,2014年时,央视接到举报,爆料该煤矿涉嫌违规排污、采矿等问题,并造成了千亩林场被毁,孙国友就是被采访人。前后两件事,应该存在关联和影响。

而目前表现出的问题,就是煤矿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无法供应孙国友林场的需求。要想满足条件,就必须扩充处理站,新增脱盐设备,并新增每顿水8元的处理成本。

按照孙国友5千吨水的需求,煤矿需要承担的处理费用是每天4万元,如果全年免费供水,就是1500万元左右,且存在后续新增的可能。

笔者看来,光凭2011年,由筹建处与其个人签订的协议,被满足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成本太高了,最终只能以诉讼来解决。

很多网友提到,是煤矿破坏了水源,才导致孙国友没水用。对此,笔者的理解是,地下水是矿产资源,双方都需要在获得许可,并支付费用的情况下,才能开采取用,不存在谁抢了谁的问题。

四、林木与用水的矛盾。在我看来,孙国友的林场,用水的问题,还与他的需求有关。其每天5000吨的用水量,并不太复合治沙的初衷。

宁夏的治沙模式,早在上世纪就被世界认可。主要是以“麦草方格”和种植抗旱灌木固沙,而后逐步灌溉造林,改善土壤,并形成植被永久覆盖。

而由于当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水资源比较宝贵。所以,不管是固沙也好、种树也好,都必须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宁夏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棵树平均用水量在120至160升。

正如很多人所说,如果一棵树,种了20年,还需要持续灌溉的话,可能需要考虑降水、位置、树种、灌草结合等因素。不知道,孙国友有没有向王有德请教过相关问题。

而由于宁夏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人要水、树要水,这里面就必然面临供不应求、资源平衡的问题。

五、生态与发展的矛盾。实际上,临武地区的矿产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石油、煤矿、金属等开采,由来已久。

而从这么多年的治理来看,当地也基本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煤矿企业能解决就业、拉动经济,而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两者需要兼顾。

所以,孙国友与双马煤矿的纠纷,看似一边是植树造林,一边是煤矿开采,属于生态与发展的问题,但相信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最后我想说,孙国友不能代表所有的“治沙人”,林场与煤矿,也不能代表宁夏,所以他们的纠纷,不应上升到地域和群体的质疑。

诸多热点事件的经验表明,网络曝光的好处是,可以引发大量关注,而弊端在于,人往往会趋利避害,而在全网的审视下,任何一点隐藏、回避,都会产生“反噬”。

我尊重孙国友,希望他依法维权,但对他的人设,持保留意见。

#四川孙国友在宁夏治沙##“治沙英雄”孙国友下跪求水##孙国友首次回应种树破坏生态质疑#

以上就是关于孙国友方面回应被质疑不科学种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