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间的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重要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签订的条约较多,比较主要的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

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

斯大林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2. 《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3.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4.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 军事 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 公报 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5. 《苏、美、英 三国 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

霸王战役”

计划,发动“

诺曼底登陆”

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 政治 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7. 《波茨坦 公告 》: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 决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齐全的日本二战战败条约包含了哪些内容?

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

1945年8月14日,日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

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中文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签订的条约较多,比较主要的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

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

斯大林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2. 《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3.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4.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 军事 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 公报 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5. 《苏、美、英 三国 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

霸王战役”

计划,发动“

诺曼底登陆”

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 政治 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7. 《波茨坦 公告 》: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 决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条约,中国政府不承认的是

《对日和平条约》,通称旧金山和约或旧金山和平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各国与日本签订的和平条约。

1951年5月3日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高等法院军事外交合作委员会作证,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内的48个国家的代表(注:

不包括中国、俄国)在美国旧金山的战争纪念歌剧院签订了这份和约,并于1952年4月28日(日本时间晚上十点三十分)正式生效;

这份和约的起草人为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

该和约主要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的战后地位问题、与厘清战争责任所衍生的国际法律问题,和约的第二条声明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权利。

于第三条中,日本同意美国对于琉球群岛等诸岛实施联合国信托管理。

这些规定造成后来北方四岛的争议与台湾问题的产生。

日本在和约前言的部分,请求加入联合国并遵守《联合国宪章》。

随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状态;

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恢复正常。

1956年12月12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决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日本为联合国会员国。

12月18日经联合国45个成员国提案,51个成员国附署;

联合国接纳日本成为第80个会员国。

由于旧金山和约签订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政之初并积极参与朝鲜战争与美国为首的诸国对抗。

虽然有苏联支持和英国的暗助,然而在国际间缺乏正式承认与美国的强力排斥之下;

被排除参加当时对日和约商议和签署的机会,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1年8月15日和1951年9月18日两次发表声明,指该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与绝对不能承认的。

德国二战战败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二战中的条约比较多,只能拣几个影响大的说: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2. 《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3.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4.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7.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一战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什么条约

一战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arisPeaceConference),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

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扩展资料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

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

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和约》的这些条款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实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

-凡尔赛条约。

德国二战战败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二战中的条约比较多,只能拣几个影响大的说: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2. 《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3.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4.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7.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德国二战战败后有签什么条约?

二战中的条约比较多,只能拣几个影响大的说: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2. 《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3.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4.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7.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智能推荐